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动态原子力与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中,探针与样品的间距关系到分辨率以及扫描速度这两个最重要参数的性能.在对几种主要的动态原子力/扫描近场光学组合显微镜的探针/样品间距控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提高探针Q值是提高扫描显微镜分辨率的有效方法.但是,对采用检测控制探针振幅模式,期望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加快扫描成像速度是不可实现的,因而限制了其发展的空间.而在检测控制探针频率模式下,提高探针Q值,可有效提高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分辨率,且不会制约扫描成像速度的提高.该结论为将来的纳米操作和纳米超高密度光存储的实用化提供了可能,对大连理工大学近场光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原子力与光子扫描隧道组合显微镜(AF/PSTM)的改进和产业化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中的一种新型距离控制方法研究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NSOM)
切向力检测
近场距离控制
DSP与CPLD在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DSP)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近场光学显微镜及其在生物膜方面的应用
近场光学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生物膜
基于原子力显微的多模式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多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中探针样品间距控制方法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动态原子力显微镜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间距控制 控制模式 扫描速度 分辨率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显微、测量、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2-66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742
字数 39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776.2008.1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世法 大连理工大学近场光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 41 336 10.0 17.0
2 王昭 大连理工大学近场光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 7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原子力显微镜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间距控制
控制模式
扫描速度
分辨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6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