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里尔沿袭亨利·詹姆斯到利维斯的批评思维模式,诟病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叙述者的声音,把这种叙述声音等同于作者本人的声音,认为乔治·爱略特从错误的碎片中编织网络.本文认为,里尔等人的观点并不合理.在爱略特后期的三部小说里,不仅人物的声音是创造出来的,而且人物声音之外的一切叙述声音都是创造出来的,是作者创造的有别于作者本人观点的另一种声音.创造的叙述声音是作者在社会语境、文学传统基础上既继承又创新的声音.这是一种悖论叙事艺术:用社会传统和意识形态话语与个人的创新话语创造出一种互相矛盾的话语结构,用这种话语结构象征现代化的悖论.
推荐文章
谈谈女作家小说中性别视角的模糊性
女作家
小说
性别
视角
模糊性
解读迟子建小说中的感伤情绪
迟子建
感伤
自然
曹文轩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浅析
曹文轩小说
乡土情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悖论声音——乔治·爱略特后期小说中的创造性叙述者
来源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乔治·爱略特 后期的三部小说 创造性叙述者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英国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27
页数 分类号 I561.074
字数 100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昌胤 浙江财经学院外语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乔治·爱略特
后期的三部小说
创造性叙述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半年刊
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