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HPV16 E6对p53 Arg72Pro不同基因型的p53蛋白及其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宫颈癌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HPV16 E6转染p53Arg和p53Pro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转染前后两种细胞内p53、p21、Bax、Ki-67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转染后两种细胞内p53、Bax、Ki-67蛋白的表达均受到影响,但p21蛋白变化不大.结论 两种细胞内p53蛋白均可被降解,被降解后两者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降低的程度不同,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推荐文章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宫颈癌及HPV-16、18 E6之间关系的研究
宫颈癌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
HPV16、18E6
癌蛋白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与HPV16相关宫颈癌
宫颈癌
p53基因
基因多态性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
p53 Arg72Pro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相关性
宫颈肿瘤
p53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
人乳头状瘤病毒
维吾尔族
HPV感染和p5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系
人乳头瘤病毒
p53蛋白
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V16 E6与p53 Arg72Pro基因的多态性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53基因 多态性 HPV 细胞周期 凋亡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6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新敏 18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53基因
多态性
HPV
细胞周期
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