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胃镜检测技术.方法 复方氯胺酮麻醉动物,将内镜经口腔、咽依次进入食管、胃、十二指肠,观察粘膜状况后在胃、十二指肠分别取材,术后清洗消毒内镜,动物即时苏醒.结果 内镜顺利进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进镜深度分别约10 cm、30 cm、50 cm,各段粘膜光滑平整,未见明显异常.术后动物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非人灵长类动物胃镜检测技术的建立,为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上消化道疾病搭建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推荐文章
非人灵长类动物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及挑战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TALENs
CRISPR/Cas9
脱靶效应
嵌合突变
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警报叫声
非人灵长类
警报叫声
功能性参照
紧迫性参照
旅游干扰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影响
非人灵长类
旅游干扰
旅游管理
非人灵长类动物人工繁殖种群的遗传学控制
非人灵长类动物
遗传学控制
家系
遗传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人灵长类动物胃镜检测技术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动物 胃镜检测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插13-封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1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08.09.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川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医学中心 5 24 4.0 4.0
2 刘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医学中心 10 139 5.0 10.0
3 朱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医学中心 3 11 2.0 3.0
4 代小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医学中心 3 11 2.0 3.0
5 丛喆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医学中心 2 9 2.0 2.0
6 蒋虹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医学中心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人灵长类动物
胃镜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50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