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用5个籼稻、2个粳稻和1个爪哇稻共8个亲本按半双列杂交配制28个组合,研究分析了亲本及组合抽穗期的特性及遗传关系,发现抽穗期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三种类型:明显的显性早熟、部分迟熟量性和超显性迟熟.这些遗传表现可能分别是显性早熟基因、迟熟基因和不等位的抽穗期迟熟基因或感光基因互作而引起的.在杂交稻育种上,通过选择适宜亲本不仅可以培育早熟杂交稻组合,而且可以避免杂交稻组合抽穗期超亲问题,特别是籼粳亚种间组合抽穗期超亲问题.
推荐文章
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抽穗期
数量性状位点(QTL)
水稻
代换作图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抽穗期多样性的遗传分析
抽穗期
多样性
感光性
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
基因型分析
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受粉和受精作用的影响
水稻
抽穗期
高温胁迫
花粉数
花药开裂系数
柱头花粉量
水稻抽穗期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水稻
抽穗期
混合线性模型
QTL与环境互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水稻亲本的抽穗期遗传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稻麦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遗传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S334
字数 2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799.2008.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明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3 183 8.0 13.0
2 方珊茹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7 60 4.0 6.0
3 郑建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7 70 4.0 8.0
4 蔡巨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5 59 4.0 6.0
5 郑燕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7 64 4.0 7.0
6 吴春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9 86 4.0 8.0
7 黄珊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0 65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抽穗期
遗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稻麦科技
季刊
1008-9799
35-1147/S
16开
福州市仓山城门连板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225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