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CO2作为新型机械泵驱动两相流冷却系统的循环工质研究其在两相区的工作特性.在对该系统的各个重要组成器件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后,通过实验对系统在变热负荷变流量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并由实验数据对储液器与主回路之间的热质交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系统参数和边界条件的改变引起储液器内气液相界面的震动,使得系统的绝对压力有所变化,从而引起储液器内处于两相状态工质温度的变化,而储液器的温度决定了蒸发器的温度,所以在流量改变和热负荷变化的时候蒸发器内工质会产生温度的脉动;由于CO2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热力学特性,特别是在饱和态下比其他制冷剂更小的液/气密度比,使其作为机械泵驱动环路式热管系统的循环工质不仅减小了系统的设计体积和质量,而且能够实现长距离复杂回路小温度梯度均匀的散热效果和稳定的工作状态.
推荐文章
富二氧化碳废气生产液体二氧化碳节能探讨
废气
液体二氧化碳
生产技术
节能降耗
二氧化碳化学: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反应
绿色化学
二氧化碳
环境友好介质
离子液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碳酸酯
噁唑啉酮
喹唑啉二酮
二氧化碳微通道蒸发器压降特性的模拟验证
二氧化碳
数值模拟
两相流
微通道蒸发器
压降特性
模型验证
煤解吸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特性曲线及其应用
二氧化碳
甲烷
吸附
解吸
特征
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碳两相冷却系统的特性
来源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两相流 热管 机械泵驱动 冷却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与动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44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2467.2008.0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杨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20 186 7.0 13.0
2 郭开华 中山大学空间技术中心 139 931 17.0 20.0
3 何振辉 中山大学空间技术中心 41 186 8.0 11.0
4 刘杰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61 357 11.0 15.0
5 顾建明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50 891 18.0 28.0
6 裴念强 中山大学空间技术中心 13 99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9)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碳
两相流
热管
机械泵驱动
冷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467
31-1466/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4-33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98140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