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缩聚反应的特点,提出了一条聚酰亚胺微球的有效制备路线,通过在缩聚溶液和沉淀剂中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改变体系特性.探讨了PVP及沉淀剂对微球形貌、粒径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胺与二酐缩聚溶液中加入PVP可以得到较好的球形聚合物颗粒;增加PVP含量,微球粒径减小且分布均匀,而分子量有所降低;以水为沉淀剂所得微球的形貌优于乙醇沉淀剂,并且随着PVP用量的增加,微球粒径减小,均匀性亦随之提高.PVP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呈现出成核、成球及分散稳定的作用,从而实现了聚酰亚胺材料在微米尺度上的微球化.
推荐文章
嵌段共聚物热分解制备多孔聚酰亚胺微球
多孔微球
非水乳液
聚酰亚胺
嵌段共聚物
微相分离
聚酰亚胺泡沫吸声性能与理论分析
聚酰亚胺泡沫
吸声系数
吸声原理
泡沫厚度
共振吸声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薄膜
摩擦和磨损行为
磨损机制
碳酸钙对聚酰亚胺亚胺化程度的影响
多孔
聚酰亚胺
碳酸钙
亚胺化程度
红外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酰亚胺的微球化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微球 聚乙烯吡咯烷酮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1-20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5
字数 29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8.10.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 885 18.0 23.0
2 黄培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8 1496 21.0 29.0
3 蒋远媛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59 5.0 7.0
4 阙正波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9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酰亚胺
微球
聚乙烯吡咯烷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