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的情况,为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方法 从广州11个行政区及其登革热旧疫点捕获白纹伊蚊成蚊和幼虫(经实验室培育羽化成成蚊),提取登革病毒RNA.One step SYBR Green Ⅰ实时RT-PCR进行检测.结果 2005-2007年从广州地区采集的493批白纹伊蚊(6 255只)中,共检测出两份阳性结果 ,分别来自登革热疫点和旧疫点,经测序证实为登革Ⅰ型,其余为阴性.最低感染率为0.32.结论 本文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比率较低,可能与登革病毒在蚊体内传代的递减效应、采样时间滞后以及广州登革热非连续性爆发有关.
推荐文章
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
白纹伊蚊
生物学
年数量消长
感染登革病毒Ⅱ型后白纹伊蚊氨基酸动态的研究
白纹伊蚊
登革病毒Ⅱ型
氨基酸
白纹伊蚊经口感染、刺叮传播和经卵传递登革病毒的实验研究
白纹伊蚊
登革病毒
经卵传递
媒介效能
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的筛选及其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
白纹伊蚊
抗药性
溴氰菊酯
登革病毒
易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的检测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登革病毒 实时RT-PCR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8-11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84.1|R373.33
字数 15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8.1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小英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28 141 7.0 11.0
2 严子锵 23 307 11.0 17.0
3 胡志刚 20 233 9.0 15.0
4 江毅民 15 224 9.0 14.0
5 伍浩荣 9 151 6.0 9.0
6 李成玲 10 13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纹伊蚊
登革病毒
实时RT-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