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患者肌肉挤压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挤压综合征患者8例,男女各4例;年龄25~45岁,平均35.4岁.压埋时间9~152h,平均52h.均行筋膜切开手术,截肢者6例8肢.8例患者均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2例死于颅脑出血及肠穿孔.术后发生ARDS2例,DIC1例,气性坏疽1例.结果 汶川地震肌肉挤压伤的特点:(1)挤压时间超长,导致急性肾衰;(2)挤压伤因皮肤破损轻微而被误诊,延误病情;(3)受压深层肌肉常比浅层肌肉损伤更严重;(4)肌肉坏死区多发且呈不规律分布;(5)早期坏死组织与正常肌肉混杂造成治疗困难;(6)创面在坏死组织脱落后,可有继发性出血.结论 汶川地震中肌肉挤压伤有其自身特点.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发现肌肉肿胀应行切开减压引流.创面易发生突发性出血及感染.隐匿的肌肉坏死区肌肉溶解、感染是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肢体MR检查有助于发现病灶、及时处理肌肉坏死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治疗挤压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推荐文章
地震伤致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挤压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急救护理
地震后挤压综合征的急救及护理
地震
挤压综合征
急救护理
8例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
挤压综合征
骨筋膜室切开减压
截肢术
护理
挤压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挤压综合征
骨筋膜室切开减压
截肢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患者肌肉挤压伤的特点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挤压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 肾功能衰竭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3-7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352.2008.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世璧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204 1711 21.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灾害
挤压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
肾功能衰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