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螺旋型鼻肠管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幽门通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纳入2007年9月~2008年3月间重症加强医疗病房收治的脑损伤患者,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并观察置管后24、48和72小时的幽门通过率.判断导管通过幽门的方法包括注气听诊、管腔液体抽吸pH测定和X线腹部平片,并以X线检查作为最终判断指标.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措施、应用药物和液体平衡等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导管通过幽门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83例有完整资料的脑损伤患者.置管后72小时的幽门通过率为68.7%.以X线腹部平片为金标准,管腔液体抽吸pH测定在判断导管通过幽门时的诊断符合率(90.7%)高于注气听诊(65.6%).导管通过幽门的影响因素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机械通气以及置管时是否应用乌拉地尔.结论 螺旋型鼻肠管在脑损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幽门通过率,有助于早期开展小肠营养.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螺旋型鼻肠管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幽门通过率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脑损伤 幽门后置管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59.3
字数 39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81/j.issn.1008-5882.2008.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6(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8(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内营养
脑损伤
幽门后置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双月刊
1674-635X
11-5822/R
大16开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2-48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6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