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五四"文学革命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五四"文学革命从文学观念、文体、文学语言变革入手,推动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换.在20世纪初年文学的新旧之争中,清代绵延二百余年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充当了旧文学的殉品和新文学的祭物.笔者试图从后期桐城派的生存状态、"五四"新文学与桐城派的交锋等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与艰难曲折,以期深化对上述文学转换意义和新旧文学命运的认识.
推荐文章
论不同文学史观如何为新文学正名 ——以《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为例
新文学
文学史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研究增殖及其路径选择
新文学研究
增殖
物性
边缘
天道
旧文学
汉语新文学概念及其延展性的学理优势
汉语新文学
学术概念
延展性
五四时期人本主义文学思潮与人生派文学
人本主义
人生派文学
人生派文学的繁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十世纪初文学变革中的新旧之争——以后期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的冲突与交锋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桐城派 "五四"新文学 近代文学 创新精神 审美意识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98
页数 16页 分类号 I2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10.1007/s11702-008-0023-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桐城派
"五四"新文学
近代文学
创新精神
审美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研究前沿
季刊
1673-7318
11-5745/I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5层
eng
出版文献量(篇)
5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