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改良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路径,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方法: 改良穿刺法于锁骨中、内1/3交界处,触摸第一肋外侧缘,定为穿刺点,垂直向下进针,当针尖接触第一肋外上缘时,略上翘,沿着第一肋外上缘继续进针,深约3 cm左右可有突破感,回抽见暗红色血液,即可判断针头已进入锁骨下静脉.为保证导管方向的向心性,置管时针尾略偏向外,并将改良法与传统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穿刺法明显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达100%;而按传统的穿刺方法成功率仅为78%.两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如改良法与传统法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和39%,P<0.05.结论: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法较传统的方法更合理、更安全.
推荐文章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552例效果分析
锁骨下静脉
穿刺术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在不同体位下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体位
导管插入术
锁骨下静脉
静脉穿刺术
并发症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临床应用体会
锁骨下静脉
穿刺
成功率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与传统穿刺法的比较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 穿刺 成功率 并发症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5
字数 21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8.02.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善成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62 342 11.0 15.0
2 李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127 864 14.0 23.0
3 张建 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锁骨下静脉
穿刺
成功率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