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人工感染怀孕豚鼠建立嗜流产衣原体发病模型,观察流产病理学变化的差异,确定豚鼠是否可以作为嗜流产衣原体的动物模型.方法 35只清洁级怀孕40d的豚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将羊嗜流产衣原体分离株B10011、CG1株分别以三个剂量组(10-1,10-2,10-3)腹腔攻毒1次,每只0.5 mL,以灭菌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攻毒后观察豚鼠的临床体征、流产和死亡数量.攻毒后20 d安乐死处理剩余的大小豚鼠,无菌摘取组织,分成2份.一份-20℃冷冻保存,PCR检测病原在组织中的分布;另外一份固定于10%中性甲醛溶液,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1)羊嗜流产衣原体分离株B10011和CG1均可造成怀孕豚鼠流产、产弱胎、畸形胎或死胎.2种分离株感染不同剂量造成豚鼠平均流产时间、流产数量、豚鼠死亡数量均有显著差异,且CG1株敏感性高于B10011株.(2)2个分离株均可造成肾脏、肝脏肿大,肺脏呈局灶性出血,卵巢出血坏死,胎盘子宫阜水肿;病理组织学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单核细胞大量增生;肝细胞颗粒样病变.脾髓质弥漫性出血,皮质区淋巴小结生发中心萎缩.(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衣原体包涵体主要分布于肾脏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以及脾脏的髓质区.(4)PCR检测显示分离株感染后,肾脏、脾脏、肺脏、肝脏中均呈阳性.在卵巢组织中,高剂量组呈阳性.结论 以B10011和CG1分离株人工感染怀孕豚鼠均可导致豚鼠出现流产,且CG1分离株敏感性较高,呈剂量-效应关系;感染豚鼠病理学变化与临床羊流产相似.因此,人工感染豚鼠流产模型可以用于反刍动物嗜流产衣原体病的研究.
推荐文章
山羊流产嗜衣原体广东株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流产嗜衣原体
鉴定
分子特征分析
流产衣原体研究进展
流产衣原体
诊断
防治
羊流产嗜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IHA与ELISA诊断方法的比较
山羊
流产嗜衣原体病
弓形虫病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感染羊嗜流产衣原体豚鼠流产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嗜流产衣原体 模型,动物 豚鼠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插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4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08.0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诚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73 386 9.0 14.0
2 袁吉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6 11 2.0 3.0
3 杨君敬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8 31 4.0 5.0
4 凌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5 10 2.0 3.0
5 曾光旭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嗜流产衣原体
模型,动物
豚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50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