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19世纪7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引入中国后,一些学者把拗拉槽(Aulacogen)一词赋予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贺兰山地区,并认为贺兰山、秦岭、北祁连中新元古代至早中寒武世为裂谷发育阶段,秦岭、北祁连、贺兰山构成了三叉裂谷系.该论点很快被国内众多学者认同并引用.在一些文献和论著中,一些学者将拗拉槽的概念进一步引伸、发挥.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关注.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关于拗拉槽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秦祁贺地区的构造形迹、地层及沉积特征的研究观察,以及对盆地中几条横穿所谓中、下元古界拗拉槽的地震和重、磁、电剖面的仔细核实,深感其证据不足,在沉积、构造上都与国内外定义的拗拉槽存在较大的差别.对此,就关系到大陆动力学、盆地动力学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发展、演化的这一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质疑.
推荐文章
贺兰拗拉谷北段奥陶系等深流沉积研究
桌子山剖面
Fischer图解
等深流沉积
沉积相
层序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元古界拗拉槽特征及勘探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
中新元古界
构造特征
拗拉槽
勘探潜力
中孔拉槽爆破优化设计
中深孔布孔
切割横巷
拉槽
切割天井
单位炸药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贺兰拗拉槽的质疑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下元古界 拗拉槽 三叉裂谷系 质疑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坛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3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1.1
字数 58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邸领军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57 2.0 4.0
2 谢广成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81)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下元古界
拗拉槽
三叉裂谷系
质疑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性油气藏
双月刊
1673-8926
62-1195/TE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535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7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