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宄胃远端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泌酸功能及其与黏膜病理改变、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hpH监测仪测定51例残胃患者空腹胃内pH值,根据24h胃内平均pH值分为低泌酸组(pH≥3)和正常泌酸组(pH<3).胃镜观察残胃黏膜以及Hp检测.结果低泌酸组患者35例,其中29例黏膜呈重度萎缩;正常泌酸组16例,其中4例呈重度黏膜炎症(P=0.006).胆汁反流率在低泌酸组和正常泌酸组分别为37.4%和18.7%(P=0.014).两组间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62.7%的患者胃酸分泌减少,已接受抑酸药物治疗.结论 24h动态胃pH监测可有效评价残胃患者胃黏膜泌酸功能.胆汁反流和残胃炎症程度与黏膜泌酸功能有相关性.约1/3残胃患者保持正常胃酸分泌功能,临床上有大量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抑酸治疗.
推荐文章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及胃蛋白酶原与胃息肉的相关性研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胃蛋白酶原
胃息肉
结直肠腺瘤危险因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腺瘤特征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结直肠肿瘤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胃泌素类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
功能性排空障碍
保守治疗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肾衰竭
胃泌素
胃动素
相关性
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残胃泌酸功能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内镜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24h动态胃pH监测 残胃 幽门螺杆菌 胆汁反流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0-3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6.611
字数 2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08.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应力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消化内科 22 103 6.0 9.0
2 严艳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消化内科 18 88 6.0 9.0
3 姜春萌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消化内科 33 256 9.0 15.0
4 张丽梅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消化内科 11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4h动态胃pH监测
残胃
幽门螺杆菌
胆汁反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内镜杂志
月刊
1007-1989
43-125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5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