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丛枝菌根真菌的群落研究,最常见的有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基于限制性酶切分析的技术.本文利用DGGE方法对侵染植物根系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研究表明.DGGE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但单纯的依赖DGGE图谱不能够准确的反群落组成情况,必须要对DGGE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才能够准确的反映群落组成情况.通过对DGGE分离并测序得到的8条DNA序列以及20条来源于Genbank数据库的不同种属的丛枝菌根真菌序列的酶切模拟分析表明,基于限制性酶切分析的技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在种的水平不能很好的区分丛枝菌根真菌,而且在属水平的分辨率也较差.
推荐文章
丛枝菌根真菌的增殖技术
丛枝菌根真菌
三叶草
增殖技术
培养方法
侵染能力
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
氮素吸收
土壤氮素循环
土壤氮库
生态学意义
基于rDNA序列分析的3种丛枝菌根真菌分子鉴定方法比较
丛枝菌根真菌
rDNA
系统发育进行树
分子鉴定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沿高寒草原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海拔梯度
AM真菌群落组成
高寒草原
藏北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分子技术在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来源期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分子技术 丛枝菌根 群落 DGGE 限制性酶切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Q814.9
字数 35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102.2008.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俊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9 11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技术
丛枝菌根
群落
DGGE
限制性酶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9-2102
62-1188/N
大16开
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17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