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器官移植受者在受到同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免疫致敏后,外周血中容易产生群体反应性抗体,如何提高致敏受者肾移植的成功率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率值得深入研究.目的:通过检测肾移植受者的HLA-IgG抗体水平及其特异性,评估受者体液免疫致敏状态,并观察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可接受性错配情况与移植肾存活率的关系.设计:临床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对象:选择1998-01/2005-12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肾移植1297例患者,男824例,女473例,平均(42±16)岁,其中HLA-IgG抗体阳性受者165例,阴性受者1 132例.初次肾移植受者1217例,2次移植77例,3次移植2例,4次移植1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本实验相关检测及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试剂:莱姆德抗原板和混合抗原板购自美国One Lambda公司.HLA-Ⅰ类单克隆抗体湿板和HLA-Ⅱ类DNA分型试剂购自美国OneLambda公司:Taq多聚酶购自美国PE公司:DNA抽提试剂购自德国QIAGEN公司.抗人C4d多克隆抗体和显色底物DAB购自奥地利Biomedica公司.方法:①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受者术前血清中的HLA-IgG抗体,对阳性血清进一步用抗原板(LAT1240和LATIHDS)检测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HLA基因分型.②对40例Scr升高的受者进行抗HLA抗体检测和移植肾穿刺活检,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壁上C4dd的沉积.⑧移植受者术后1,3,5年移植肾存活率及性别、移植与抗体阳性率的关系,并分析不同HLA交叉反应组错配数受者移植肾存活率的差别.主要观察指标:①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HIA-IgG抗体阳性率及HLA分型.②移植肾活检组织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壁上C4d的沉积特征.③移植肾存活率差别.结果:患者129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HLA-IgG抗体阴性受者1132例,阳性受者165例,Ⅰ类HLA-IgG抗体阳性受者126例,Ⅱ类HLA-IgG抗体阳性受者90例,51例受者同时存在Ⅰ类和Ⅱ类HLA-IgG抗体,抗体阳性率>50%的高致敏受者94例.②40例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中,13例患者观察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壁上存在C4d的沉积.27例未见C4d沉积;13例C4d阳性受者中10例外周循环中抗HLA抗体阳性.③抗体阳性受者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受者(P<0.01).抗体阳性受者的1,3及5年移植肾存活率与抗体阴性受者无明显学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受者中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受者(P<0.01),再次移植受者中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次移植受者(P<0.01);随着HLA交叉反应组错配数的增加,移植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0错配受者的1,3,5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7%,94%和92%.2错配受者1.3,5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1%,82%和77%,3错配受者较0错配受者下降更为明显,分别为9%,15%和24%.结论: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壁上C4d的沉积可作为抗体介导体液性捧斥反应的客观指标,供受者间良好的HLA配型能显著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改善移植物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