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类型及特点,分别对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华北薄鳞蕨(Leptolepidium kuhnii)、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和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innata var. auriculata) 5种蕨类的叶柄或根状茎维管束进行离析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和照相.结果显示: 1)5种蕨类植物中都有导管分子存在,耳叶金毛裸蕨除具有导管分子外,还有管胞; 2)导管分子普遍具有多穿孔板,穿孔板以梯状为主,偶有网状,但没有单穿孔板,各种蕨类的管状分子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纹孔膜残余; 3)蕨导管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明显,存在网状穿孔板,并具有纹孔二型性现象,以及多孔性纹孔膜和凹槽结构; 4)银粉背蕨叶柄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根状茎导管分子的侧壁之间以"脊"状结构相隔; 5)华北薄鳞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不连续穿孔板,根状茎管状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鲜明; 6)荚果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网状-梯状混合型穿孔板; 7)耳叶金毛裸蕨叶柄中同时具有导管分子和管胞,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 8)与被子植物相比,蕨类植物导管分子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原始性.
推荐文章
蕨类植物繁殖研究进展
蕨类
繁殖
研究进展
基于SCI-E的我国蕨类植物研究进展分析
蕨类植物
文献计量分析
Web of Science
Citespac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种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蕨类植物 管状分子 导管分子 穿孔板 管胞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5-6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4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76-0301.2008.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云龙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9 918 15.0 29.0
2 李永良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58 807 15.0 26.0
3 邵晓薇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4 1.0 1.0
4 朱星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3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蕨类植物
管状分子
导管分子
穿孔板
管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76-0301
11-1991/N
大16开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82-40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49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