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不同空气旋流强度下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喷雾流场特性及燃烧特行进行了诊断与分析.随着空气旋流强度的增加,喷雾锥角明显增大,颗粒的轴向平均速度有所降低,而速度分布趋势则由单峰分布逐渐转变为双峰分布.同时,径向和切向的平均速度都有所提高,速度脉动加强,气、液两相之间的混合趋于强烈.空气旋流强度对油雾的燃烧过程影响显著,随着旋流数S的增大,油雾火焰的湍乱程度加强,火焰长度缩短,火焰表面皱褶和旋涡的尺度有所减小.空气旋流强度过小或过大,都将导致燃烧状况恶化;在S=1.2时,燃烧产物中的cxHy、CO和NO 的体积含量均达到较低的水平.
推荐文章
气泡雾化喷嘴泡状流出口喷雾脉动特征
气泡雾化喷嘴
气泡
气液两相流
喷雾
可视化
模拟
气泡致动器对翼型流场与结构的控制效应
致动器
流场
翼型结构
耦合分析
超音雾化中喷嘴结构对气体流场与雾化性能的影响
Laval管
导流管突出长度
锥顶角
抽吸压强
瓦斯爆燃火焰内部流场分形特性研究
爆炸力学
分形维数
分形理论
火焰
气相爆燃
纹影图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空气旋流强度对气泡雾化喷雾流场及火焰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旋流强度 气泡雾化喷嘴 流场 湍流 油雾火焰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3-5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413.84
字数 4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8740.2008.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联胜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0 384 12.0 17.0
2 杨华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0 516 14.0 20.0
3 杜聪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 50 3.0 7.0
4 张财红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6 51 4.0 6.0
5 周晓芳 河北工业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土木工程系 2 1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流强度
气泡雾化喷嘴
流场
湍流
油雾火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