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5种黄瓜主要病原菌作为诱导抗病因子,研究其对黄瓜主要病害的作用,结果发现黄瓜经病原菌诱导后,可以产生对诱导病原菌及其它病原菌引起病害的交互保护作用,并且诱导的交互保护作用与诱导浓度、诱导间隔期、不同品种存在相关性.诱导效果不随诱导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黑星病菌对霜霉病菌的诱导作用中,以浓度为1×102个/ml的黑星病菌孢子悬浮液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间隔期为48h黄瓜黑星病菌对霜霉病的交互保护作用最明显,抗性品种的交互保护作用明显好于感病品种;炭疽病菌可诱导黄瓜有效抑制褐斑病的发生,但挑战接种褐斑病菌后,却促进了炭疽病的发生.诱导接种炭疽病菌后再挑战接种褐斑病菌12d,对褐斑病的防效为92.07%.
推荐文章
酸碱微环境对三种黄瓜主要真菌病原菌的影响
微环境
酸碱度
黄瓜
真菌病原菌
玉米种子病原菌检测法及所致主要病害概述
玉米种子
检测
真菌
细菌
种传病害
防治
剑麻病害调查及其主要病原种类鉴定
剑麻
真菌性病害
病原鉴定
亲和病原菌诱导黄瓜产生交互保护作用的研究
亲和病原菌
交互保护
系统抗病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原菌诱导黄瓜对其主要病害的抗病反应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病原菌 黄瓜 主要病害 诱导抗病性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6.421.1|S476
字数 4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9261.2008.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延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196 1886 23.0 34.0
2 李宝聚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321 3006 28.0 39.0
3 傅俊范 234 2121 21.0 31.0
4 于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19 173 7.0 13.0
8 张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15 155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原菌
黄瓜
主要病害
诱导抗病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