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甘孜州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在四川省占有重要地位,水电开发对改善全州的能源结构,支撑矿业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甘孜州也是长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和天然保护屏障,而梯级电站开发产生的连锁和累加效应难以在短时期内凸现,由此增加了所在区域的生态地质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气温、降水、植被、地质灾害、湿地、农业结构、水环境等要素的变化.通过对比州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与非脆弱区的河流开发,全面掌握现状,借助多学科和多技术手段,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要素进行信息化处理,确定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及风险区划,并且制定相应的对策.
推荐文章
甘孜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甘孜州
红色旅游资源
开发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孜州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生态足迹
生态安全
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占用指数
生态经济协调性指数
甘孜州宏观生态环境变化及生态恢复策略
生态环境
生态恢复
环境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孜州河流开发的生态地质环境影响初探
来源期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风险评价 河流开发 甘孜州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2-4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32
字数 39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749.2008.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东剑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7 229 8.0 13.0
2 何政伟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57 2659 25.0 35.0
6 赵银兵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0 300 8.0 15.0
7 杨斌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95 523 13.0 19.0
8 刘严松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2 190 7.0 13.0
9 杨洋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9 217 8.0 14.0
10 冯孝良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131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地质环境
风险评价
河流开发
甘孜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双月刊
1001-1749
51-1242/P
大16开
成都理工大学内
62-35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5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