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采用强化混凝和强化混凝-UV/H2O2/微曝气联合工艺处理污染水.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强化混凝处理,PAC混凝剂对色度和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投加量为40 mg/L时,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可达92.2%、97.5%,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CODMn可去除65.57%,但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强化混凝-UV/H2O2/微曝气工艺,对CODMn去除效果明显,氧化40 min去除率达86.9%,且出水达到饮用水标准,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推荐文章
曝气及外加H2O2强化电芬顿法处理石化反渗透浓水
电芬顿
反渗透浓水
高级氧化
曝气
石化废水
纳米SiO_2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海水试验研究
微污染海水
纳米SiO_2
三氯化铁
强化混凝
微电解/H2O2工艺预处理TDA废水的试验研究
2,4-二氨基甲苯
微电解
Fenton试剂
混凝+铁炭微电解/H2O2+活性炭处理化学清洗废水
混凝
铁炭微电解
活性炭
化学清洗废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化混凝联合UV/H2O2/微曝气工艺处理微污染水
来源期刊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污染水 强化混凝 UV/H2O2/微曝气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21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869.2008.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玉华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91 1289 21.0 30.0
2 刘海峰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3 3 1.0 1.0
3 韦继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污染水
强化混凝
UV/H2O2/微曝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TV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89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5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2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