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超排卵对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探讨超排卵对不同人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科2000年3月-2007年12月期间女方有自发排卵的739个人工授精周期.比较不孕原因、女方年龄、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下超排卵与自然周期妊娠率.结果 739个人工授精周期中,超排卵周期233个,自然周期506个,妊娠率分别为21.6%和13.5%(P<0.05),不孕因素中,宫颈因素为378个,男性因素为100个,盆腔输卵管因素44个,子宫内膜异位症85个,不明原因132个,其中宫颈因素和不明原因不孕周期超排卵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22.40%,14.62%; 27.03%,12.63%P<0.05);男性因素、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方年龄大于37岁周期,超排卵与自然周期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排卵周期中,氯米芬与促性腺素周期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因宫颈因素、不明原因不孕行人工授精夫妇超排卵周期妊娠率高,而男性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输卵管因素或年龄大于37岁妇女进行人工授精时慎重选择排卵诱导.
推荐文章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临床因素分析
授精,人工
妊娠率
危险因素
766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因素分析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促排卵
年龄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授精,人工(丈夫供体)
妊娠率
排卵诱导
年龄因素
输卵管开放试验
治疗
Logistic模型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分析——附285周期报告
授精,人工
妊娠
子宫内膜
卵泡
氯米芬
绒促性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排卵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排卵 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2-3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
字数 37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861.2008.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志红 518028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 5 1.0 1.0
2 朱文杰 518028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 5 1.0 1.0
3 陈秀敏 518028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 5 1.0 1.0
4 李雪梅 518028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 5 1.0 1.0
5 谭真 518028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 5 1.0 1.0
6 周永红 518028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排卵
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