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对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 选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直接PCI组、延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三组,各组均为40例,入选病例均有单发室性期前收缩(VPC)并且有完全的代偿间歇,AMI后1~3周对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获得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等指标,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影响.结果 直接PCI组IT,TO低于延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而TS高于延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P<0.01),同时延迟PCI组上述指标也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AMI患者经直接或延迟PCI后HRT各参数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直接PCI更优,故对于AMI患者应尽早行直接PCI,对于无条件者行延迟朐同样获益.
推荐文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流的相关因素分析
内科学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血栓溶解后血流
相关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急性心肺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理状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心率震荡的变化
来源期刊 心脑血管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震荡 动态心电图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19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16X.2008.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怀勤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87 892 14.0 20.0
2 王海燕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1 32 4.0 5.0
3 黄伟剑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29 477 10.0 15.0
4 杨德业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44 260 10.0 13.0
5 李玲文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27 124 5.0 10.0
6 谢玲斐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0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震荡
动态心电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脑血管病防治
双月刊
1009-816X
33-1252/R
大16开
杭州市灵隐路12号浙江医院5号楼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5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