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对川芎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产地、3个采收期和6种干燥加工方法川芎中水分、挥发油的含量,HPLC法测定了阿魏酸的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5月10日~30日,挥发油的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降低,阿魏酸含量则明显增加;总生物碱含量显著增加.挥发油的含量以水洗后晒干法损失最大,其他方法差异不明显;阿魏酸以微波干燥的含量最高,远红外干燥法的次之;总生物碱以远红外和农户烘干法的含量最高.结论 川芎最适宜的采收期以每年5月20日(约农历小满)后10 d为宜;加工方法以产地农户烘干法为宜.
推荐文章
鲜食大豆适宜采收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
鲜食大豆
适宜采收期
有效积温
李不同品种适宜采收期及耐贮性研究
采收适期
果实品质
果实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红花种子发育规律及适宜采收期研究
川红花
种子
发育规律
采收期
当归适宜采收期研究
当归
产量
阿魏酸含量
挥发油含量
采收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芎的适宜采收期和加工方法
来源期刊 华西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芎 GAP 采收期 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药品检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20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103.2008.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逾英 111 1471 19.0 33.0
2 贾敏如 77 1350 22.0 33.0
3 张艺 316 2767 27.0 35.0
4 蒋桂华 72 1174 18.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119)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芎
GAP
采收期
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药学杂志
双月刊
1006-0103
51-1218/R
大16开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3段17号
62-7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9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95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