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发掘重要性状的QTL及其分子标记进行小麦品质分子改良.[方法] 采用 PH82-2/内乡188杂 交后代240个F5:6家系,按照Latinized α-lattice 设计,2004-2005年度分别种植在河南焦作、安阳和山东泰安.对籽粒蛋白质含量、Zeleny沉降值、和面时间、8分钟带宽、峰值粘度和稀懈值进行测定,利用188个SSR标记和4个蛋白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TM)对上述6个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 籽粒蛋白质含量检测出3个QTL,分布在3A、3B染色体上.在1B、1D和3B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控制Zeleny沉降值的QTL,其中位于1B和1D染色体上的QTL在3个地点均检测到,可解释5.5%~17.6%表型变异.发现3个控制和面时间的QTL,分布在1B和1D染色体上,在3个地点均能检测到,贡献率为7.9%~55.3%;检测出8分钟带宽的QTL 5个,其中1B和1D染色体上的QTL在3种环境下均能检测到,贡献率为11.7%~33.9%.发现峰值粘度QTL 4个,分布在1A、1B、3A和7B染色体上;检测出稀懈值QTL 5个,位于1B、4A、5B、6B和7A染色体上.1B染色体上存在同时控制Zeleny沉降值、和面时间、8分钟带宽、峰值粘度和稀懈值的QTL,与最近标记Glu-B3j 连锁距离为0.1~0.8cM,说明1BL、1RS易位对这些性状有重要影响;ID染色体上存在同时控制Zeleny沉降值、和面时间和8分钟带宽的QTL,与最近的标记Dx5+Dy10连锁距离为2.5~3.3cM,表明Dx5+Dy10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这3个性状影响很大,和面时间和8分钟带宽位于1B和1D染色体的QTL以及稀懈值位于1B染色体上的QTL在3个地点均能检测到,具有环境稳定性.[结论] 本研究定位的品质性状的标记可作为小麦品质分子育种的工具.
推荐文章
基于SRAP的小麦籽粒性状QTL定位
小麦籽粒性状
SRAP和SSR
QTL定位
大豆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大豆
品质性状
定位方法
QTL
分子辅助选择
利用小麦关联RIL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
小麦
产量相关性状
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
QT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重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蛋白质含量 和面时间 8分钟带宽 峰值粘度 稀懈值 QTL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1-33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
字数 6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8.02.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23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78)
二级引证文献  (32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3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5(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6(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7(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8(6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20(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通小麦
蛋白质含量
和面时间
8分钟带宽
峰值粘度
稀懈值
QTL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