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喷流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原理性试验及其数值计算.试验是在大气环境中利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等离子体发生器,选择不同的发动机参数和推进剂控制发动机产生不同的喷流等离子体.在小双站角方式下,使用X波段连续波雷达系统测量了不同的喷流等离子体覆盖金属目标表面时的微波散射功率.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层厚度为9cm、电子密度分布接近为高斯分布、电子与中性气体的碰撞频率为高斯分布、峰值电子密度为1012/cm3量级、峰值碰撞频率为2.2×1011Hz的喷流等离子体对X波段微波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平均吸收达到90%.数值计算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中的直接积分方法,用试验获得的等离子体层厚度、电子密度分布、电子与中性气体碰撞频率的空间分布等参数计算了有等离子体覆盖时金属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选用的微波频率为X波段的典型频率10GHz.数值结果表明,试验产生的特定等离子体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减少RCS.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较吻合.
推荐文章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研究
等离子体隐身
折射效应
吸收衰减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等离子体
隐身技术
发展现状
再入等离子体隐身及反隐身分析
再入体
再入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隐身
反隐身
太赫兹雷达反等离子体隐身研究
太赫兹(THz)雷达
等离子体隐身目标
内封闭式模型
反等离子体隐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气环境中喷流等离子体隐身试验研究与分析
来源期刊 实验流体力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电磁散射 减缩 隐身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53|V218
字数 4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97.2008.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哲峰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 23 205 9.0 13.0
2 马平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 28 283 9.0 15.0
3 马晓宇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 5 20 2.0 4.0
4 王志坚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 8 56 5.0 7.0
5 曾学军 7 70 5.0 7.0
6 李杰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 6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离子体
电磁散射
减缩
隐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流体力学
双月刊
1672-9897
11-5266/V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4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4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