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6-苄氨基嘌呤(6-BA)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6-BA的循环伏安曲线显示三对扩散或吸附控制的氧化还原波.扩散波的氧化峰电流随6-BA浓度在0.1~50.0 μ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依据预吸附时间和溶液pH值对吸附波的还原峰电位和峰电流的影响,讨论了6-BA在汞电极上的咐附机理.另外,6-BA的还原峰电流随DNA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峰电位正移,紫外吸收峰出现明显的减色效应,认为6-BA通过部分插入作用与DNA结合,结合常数为2.3×103L·mol-1.
推荐文章
6-取代嘌呤的电化学行为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6-糠氨基嘌呤
6-巯基嘌呤
DNA
电化学行为
环境激素双酚A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双酚A
DNA
循环伏安法
相互作用
丹参酮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丹参酮
DNA
电化学方法
结合常数
细胞色素c在4-氨基-6-羟基-2-巯基嘧啶修饰金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
细胞色素c
4-氨基-6-羟基-2-巯基嘧啶
直接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化学修饰电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苄氨基嘌呤的电化学行为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6-苄氨基嘌呤 DNA 电化学行为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4
字数 23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红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73 675 14.0 23.0
2 陆宝仪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6 12 2.0 3.0
3 郑有志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7)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6-苄氨基嘌呤
DNA
电化学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144
42-1338/O
16开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8-20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752
相关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c.hzu.edu.cn/c40.shtml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