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间隙耦合腔作为展宽频带、提高效率、提高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有效手段已广泛用于多注速调管和大功率速调管中[1],但是目前对速调管双间隙输出腔的理论研究多为利用现有的模拟软件来进行仿真计算,所需时间很长,为了研究大功率速调管特别是在双间隙输出段中的注波互作用过程,作者利用一维单周期时间积分模型开发了一个快速分析程序.利用这一模型计算的电子群聚图形结果与MAGIC模拟所得结果很接近.由于本文所编写程序的耗时很短,因此可以对影响注波互作用的参量进行快速分析.
推荐文章
带状注速调管多间隙扩展互作用输出腔等效电路的研究
带状注速调管
等效电路
多间隙输出腔
扩展互作用
带状注速调管注波互作用及其计算程序的研究
速调管
带状注
窄带宏粒子模型
注波互作用
基于圆环模型的速调管2.5维注波互作用程序
2.5维程序
圆环模型
速调管
注波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间隙输出腔速调管的注波互作用程序分析
来源期刊 真空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速调管 注波互作用 双间隙输出腔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122
字数 27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8935.2008.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中海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97 814 15.0 24.0
2 都培伟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1 2 1.0 1.0
3 梁源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速调管
注波互作用
双间隙输出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电子技术
双月刊
1002-8935
11-2485/TN
大16开
北京749信箱7分箱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7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