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辽宁省药用植物白头翁叶斑病的发生危害、症状描述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头翁叶斑病是由银莲花壳二孢(Ascochyta anemones Kab.et Bub.)真菌侵染所致.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推荐文章
辽宁省白头翁叶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白头翁叶斑病菌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壳二孢菌
白头翁叶斑病发生流行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白头翁叶斑病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HPLC-ELSD法测定白头翁中白头翁皂苷D的含量
HPLC-ELSD法
白头翁
白头翁皂苷D
含量测定
白头翁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白头翁叶斑病
银莲花壳二孢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宁省白头翁叶斑病发生初报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白头翁 叶斑病 病原鉴定 银莲花壳二孢(Ascochyta anemones Kab.et Bub.)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S4
字数 1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08.02.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如军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28 788 13.0 16.0
2 傅俊范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34 2121 21.0 31.0
3 严雪瑞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73 539 13.0 17.0
4 于舒怡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3 106 7.0 9.0
5 刘博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5 168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头翁
叶斑病
病原鉴定
银莲花壳二孢(Ascochyta anemones Kab.et Bu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
双月刊
0529-1542
11-1982/S
大16开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4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2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