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七氟醚麻醉下脊柱侧凸矫正术中唤醒和术后恢复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快速鉴别意识存在和消失的比较.方法 30例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成年病人,入室后行BIS和AEP等监测,全麻诱导后持续泵注雷米芬太尼0.3μg/(kg·min).吸入七氟醚.根据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方法的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病人完全凭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AEP组根据AAI数值调节七氟醚吸人浓度;BIS组根据BIS数值调节七氟醚吸人浓度.唤醒试验开始时,停止吸入七氟醚,雷米芬太尼的输注速度降至0.05μg/(kg·min),唤醒试验完成后按上述方案继续维持麻醉.记录三组病人在清醒时(T0)、开放环路即刻(T1)、自主呼吸恢复时(T2)、唤醒时(T3)、拔除气管内导管时(T4)和定向力恢复时(T5)的AAI、BIS、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唤醒试验中自主呼吸恢复、唤醒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P组和BIS组在T1的AAI和BIS增加(P<0.05);与AEP组比较,BIS组在T5时的AAI升高(P<0.05).BIS、AAI与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AEP组和BIS组的自主呼吸恢复、唤醒、拔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5),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在T1时降低(P<0.05).讨论使用AEP监测和BIS监测均可预测脊柱侧弯矫正术病人的术中唤醒,区分清醒和麻醉状态.在预测无意识水平到清醒的转变方面,AAI要优于BIS,但从七氟醚麻醉状态苏醒后的AAI可能不如BIS稳定.
推荐文章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低温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的对照研究
体外循环(CPB)
麻醉深度(DA)
脑电双频指数(BIS)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
变异系数
变化率
脑电双频谱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
诱发电位,听觉
脑电双频谱指数
神经外科
麻醉
术中唤醒
痉挛型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电图和颅脑MRI比较分析
脑瘫
痉挛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颅脑核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听觉诱发电位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的比较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电描记术 脊柱侧凸
年,卷(期) 2008,(8)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3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48X.2008.08.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秋华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麻醉科 8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诱发电位
听觉
脑电描记术
脊柱侧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