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根据三维超声心动图精确定位的起搏心电图特点来评价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方法 40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植入术中经二维X线影像定位示心室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植入术后行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价心室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精确位置,并分析起搏电极导线位于不同部位的体表起搏心电图特点.结果 三维超声心动图示起搏电极导线位于高位间隔者23例(57.5%),低位间隔者6例(15.0%),游离壁者11例(27.5%).与游离壁相比,起搏电极导线位于高位间隔时,其下壁导联起搏心电图的R波振幅高[(1.28±0.18)mV vs(0.88±0.18)mV,P<0.001]、QRS时限短[(132.5±8.3)ms vs(155.3±6.9)ms,P<0.001]、顿挫少(21.7% vs 90.9%,P<0.001),胸前导联R/S移行早(大于V4,24%vs 81%,P<0.05);起搏电极导线位于低位间隔时,其R波振幅也较高[(1.43±0.13)mV vs(0.88±0.18)mV,P<0.001]、时限也较短[(143.5±4.3)ms vs(155.3±6.9)ms,P=0.004],胸前导联R/S移行早(大于V4,24%vs 81%,P<0.05).而高位间隔与低位间隔相比,高位间隔QRS波时限更短[(132.5±8.3)ms vs(143.5±4.3)瑚,P=0.003].另外,当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后间隔时,Ⅰ导联上的QRS波以正向波为主,位于前间隔时则以负向波为主.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有利于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的精确定位;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植入术中起搏电极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的定位,当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后间隔时,其起搏心电图Ⅰ导联为正向波,前间隔时为负向波.
推荐文章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与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
右心室
心尖部起搏
流出道起搏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右心室起搏应用中的参数对比
起搏电极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起搏参数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缓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心力衰竭
心房纤颤
卡维地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超声评价起搏心电图对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导线的定位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表起搏心电图 三维超声心动图 定位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起搏器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3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08.03.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8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表起搏心电图
三维超声心动图
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双月刊
1007-6638
11-3859/R
大16开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82-883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6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