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3年至2006年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了松褐天牛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对天牛霉纹斑叩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该天敌的捕食能力.结果显示,1头叩甲幼虫在130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27头松褐天牛幼虫,之后开始化蛹;另1头叩甲幼虫在138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19头松褐天牛幼虫.叩甲幼虫可在松褐天牛坑道之间转移捕食.
推荐文章
引诱蚂蚁捕食松褐天牛幼虫防治试验研究
蚂蚁
诱捕
松褐天牛
幼虫
基于柑橘木虱COⅠ基因的捕食性天敌捕食作用评估
柑橘木虱
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
捕食性天敌
DNA标记
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棉田
害虫
捕食性天敌
群落动态
群落均匀度
群落集中度
群落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
功能团
松黄叶蜂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研究
松黄叶蜂
天敌
生物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松褐天牛 天牛霉纹斑叩甲 天敌 形态特征 捕食能力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76.2|Q964
字数 33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9261.2008.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军祥 广东省林科院森保所 18 349 11.0 18.0
2 黄焕华 广东省林科院森保所 31 465 12.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20)
二级引证文献  (188)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20(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褐天牛
天牛霉纹斑叩甲
天敌
形态特征
捕食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