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6例和健康对照者20名.冠心病组包括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统一测定入选人群血清中sCD40L的质量浓度,采用t检验及评价不同试验方法临床准确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ACS患者的sCD40L[(2.39±0.3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76±0.17)μg/L,P<0.01]和SA组[(1.89±0.16)μg/L,P<0.01].SA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将sCD40L质量浓度2.01 μg/L作为临界值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1%,特异度为80%,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结论 sCD40L质量浓度大于2.01μg/L对于ACS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可溶性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CD40配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脂蛋白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可溶性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15例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
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
冠状动脉造影术
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D40配体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CD40配体 易损斑块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8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194.2008.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进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32 207 8.0 13.0
2 赵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11 55 4.0 7.0
3 张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64 320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CD40配体
易损斑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月刊
1005-2194
21-1330/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95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