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L16(45)正交试验比较了BAP、NAA、AgNO3、蔗糖和外植体等5因素对甘蓝型油菜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BAP为甘蓝型油菜再生频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依次为外植体、NAA和AgNO3,蔗糖对其影响不显著.结果显示,MS+BAP 4 mg/L+NAA 0.3 mg/L+AgNO3 2.5 mg/L+2%蔗糖+0.8%琼脂为培养基,以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的甘蓝型油菜再生体系的再生频率最高,达到94.45%.
推荐文章
甘蓝型油菜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甘蓝型油菜
蛋九质
双向电泳
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春性油菜
不育系
恢复系
分子标记
杂种优势
菌核病
激素组合等在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再生中的作用
甘蓝型油菜
下胚轴
诱导
分化
再生植株
用in planta方法转化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转基因
in planta
农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甘蓝型油菜高频再生体系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再生体系 正交设计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5.4|Q813.1
字数 3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924.2008.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祥坦 22 129 8.0 10.0
2 徐素琴 20 121 7.0 10.0
3 赵建平 24 133 6.0 11.0
4 张敏 15 6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再生体系
正交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