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异常的恢复性治疗,了解这一全新牵引方法的定义及临床意义.同时介绍了颈椎自然牵引法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颈椎自然牵引颈具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法 使用颈椎自然牵引法和颈椎机械牵引法对颈椎弧度-3度至0度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牵引治疗.结果 颈椎自然牵引法组50例颈椎弧度恢复正常者(曲度在≥35°≤45°范围内)12例占24%,颈椎弧度明显改善者(弧度在≥20°<35°范围内)34例占68%,颈椎弧度无改变者4例占8%,总有效率92%.颈椎机械牵引法组50例颈椎孤度无改变者43占86%,弧度病变加重7例占14%,总有效率0%.结论 颈椎弧度变直或反张经过颈椎自然牵引法的治疗,弧度是可以改善或恢复正常的,颈椎机械性牵引对颈椎弧度异常恢复无治疗意义.证明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的改善和恢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对颈椎病交感症状的康复效果研究
颈椎病
康复
物理治疗技术
交感症状
颈椎牵引
恢复性虚拟自然环境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虚拟现实
恢复性环境
CiteSpace
研究热点与趋势
颈椎弧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颈椎病
颈椎弧度牵引
护理干预
颈椎牵引联合腕踝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牵引
腕踝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自然牵引法对颈椎弧度异常恢复性治疗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生理弧度异常 颈椎弧度的恢复性治疗 颈椎机械性牵引法 颈椎自然牵引法 颈椎自然牵引颈具
年,卷(期) 2008,(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分类号 R681.55
字数 5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52.2008.1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昭法 9 14 2.0 3.0
2 邢惠芝 5 10 2.0 3.0
3 孙保和 4 18 2.0 4.0
4 王华东 4 18 2.0 4.0
5 郭永宽 3 8 1.0 2.0
6 陈筠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生理弧度异常
颈椎弧度的恢复性治疗
颈椎机械性牵引法
颈椎自然牵引法
颈椎自然牵引颈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前沿
半月刊
1673-5552
11-5483/R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