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空间大涡模拟方法对超/超混合、超/亚混合两类三维可压缩平面混合层转捩及其全湍流流场进行了研究,认为混合层动量厚度饱和点可作为流场转捩完成的标志.计算所得到的线性扰动波激励下流场转捩拟序结构与随机扰动下自然失稳结构以及文献结果进行了比对,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了引入线性扰动激励来研究流场转捩结构是合理的.同时,本文还在较高对流Mach数流动下得到了三维流场动态小激波结构,其分布具有非对称特性,且形状与实验及直接数值模拟结果相似.不同条件混合层转捩计算表明:高对流Mach数下混合层转捩以Λ涡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为主导机制,受扰动及对流条件的影响Λ涡结构不尽相同,某些情况下流场出现二维与三维涡结构共存现象.充分发展湍流区域,流场脉动速度分量量级相同,湍流压缩效应随着对流Mach数提高而明显增强.
推荐文章
基于三维虚拟的机械结构模拟仿真软件设计
三维虚拟仿真
视景仿真
机械结构模拟
软件设计
图像处理
张峰水库溢洪道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
溢洪道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VOF模型
水流空化数
高桩码头承载特性三维数值模拟
高桩码头
承载特性
ABAQUS
三维
位移
弯矩
有限元
三维高静载频繁动态扰动时岩石损伤特性及本构模型
深部岩石
三维高静载
频繁动态扰动
损伤特性
本构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对流Mach数三维混合层转捩特性分析及小激波结构模拟
来源期刊 空气动力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可压缩混合层 转捩 湍流 大涡模拟 直接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5-28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357.5|V211.3
字数 5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1825.2008.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强 12 99 7.0 9.0
2 潘宏禄 6 43 5.0 6.0
3 马汉东 10 6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压缩混合层
转捩
湍流
大涡模拟
直接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双月刊
0258-1825
51-1192/TK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1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