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评价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相邻节段应力强度的影响.方法 9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L1~S2用于实验.完整脊柱测试后,在每个标本的L3、4、5用椎弓根螺钉随机顺序地进行矢状面三种角度的固定:①原位(前凸10°);②后凸位(后凸5°);③超前凸位(前凸25°).每组分别进行加载,记录相邻节段L2/3、L5/S1椎问盘和关节突的应力强度,并加以比较.结果 在前屈试验中,所有同定组的相邻节段应力强度均显著高于完整脊柱组(P<0.05),后凸位固定组的应力强度最高.在后伸试验中,后凸位固定的应力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固定组(P<0.05);但原位固定和超前凸固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侧屈位试验变化规律与后伸试验相似.结论 脊柱固定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强度增加,并且矢状面异常固定角度更破坏其生物力学环境.在腰椎稳定重建同时,应该获得正常腰椎前凸角.
推荐文章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
腰椎
内固定
椎间盘内压
椎间盘退变
生物力学
腰椎棘突间固定对邻近节段刚度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腰椎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2种固定方式对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颈椎病
颈椎曲度
颈椎矢状位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相邻节段应力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 生物力学 相邻节段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骨科生物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01
字数 35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1/j.issn.1004-7220.2008.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杰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18 159 7.0 12.0
2 李忠海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4 28 3.0 4.0
3 陈志明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3 23 3.0 3.0
4 袁健东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2 7 1.0 2.0
5 徐浩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3 17 3.0 3.0
6 刘爱刚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内固定
生物力学
相邻节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生物力学
双月刊
1004-7220
31-1624/R
大16开
上海制造局路639号
4-6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