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 通过中长期随访(5~15年),利用X线与MRI评估脊柱侧凸术后远端临近未融合节段椎间盘是否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且获得平均7.2年随访的脊柱侧凸患者病例资料.脊柱冠、矢状面形态改变的评估指标包括:胸椎侧凸角,腰椎侧凸角,脊柱整体冠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脊柱整体矢状面平衡.根据下端固定椎的位置,合计远端未融合椎间盘节段数目.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评估指标包括:椎间盘高度,椎间盘钙化程度,终板形态是否规则,有无骨赘形成,是否存在许莫氏结节以及MRI?T2像上椎间盘信号的改变等并采用Pfirrmann评分系统对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进行分级.所有以上评估椎间盘退变的指标均在术前与末次随访两个时间点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后脊柱冠状面畸形得到明显矫正:胸椎侧凸Cobb角由术前53.3°矫正至21.8°,腰椎侧凸Cobb角由术前35.9°矫正至13.2°.矢状面胸椎后凸角由术前16.8°改善至术后23.5°(P<0.001),腰椎前凸角无明显丢失,以上术后参数在末次随访时均无显著丢失.脊柱的整体冠、矢状面平衡在三次测量中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未发生明显变化.根据下端融合椎位置,共有88个远端未融合椎间盘节段被纳入到本次研究.随访时平均椎间高度较术前相比无明显丢失,其中椎间盘高度丢失在10%~20%有8个节段(9.1%),仅有1个节段(1.1%)椎间盘高度丢失>20%(高度丢失24.4%),所有节段椎间盘均未见椎间盘钙化、终板骨赘形成、终板硬化等退变性改变.随访时椎间盘Pfirrmann评分等级增加的共有9个节段(10.2%),其中L4-5节段4个(4.5%),L5-S1节段5个(5.7%).其余椎间盘在两次分级中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从总体上来看,在脊柱冠状面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矢状面形态维持良好的状态下,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尚未明显加重远端临近椎间盘的退变.
推荐文章
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比较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疗效分析
退变性脊柱侧凸
后路减压
长节段固定融合
椎间融合
脊柱融合内固定致邻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
腰椎
脊柱融合
内固定
相邻节段
生物力学
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长节段融合选择不同远端融合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
长节段融合
远端融合椎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柱侧凸术后对远端临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融合 内固定 椎间盘退变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6-13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守玉 1 0 0.0 0.0
2 闵继康 1 0 0.0 0.0
3 张强华 1 0 0.0 0.0
4 李海东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侧凸
融合
内固定
椎间盘退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