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男性心电图QT间期恢复性质的影响.方法 50例接受心电图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男性入选,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测量平板运动试验过程中连续的TQ和QT间期,并利用指数方程拟和QT间期恢复曲线.结果 43例患者最后入选.与对照组(22例)相比,冠心病组(21例)运动耐量低(P=0.048),运动峰值舒张压高(P=0.022);冠心病组恢复曲线的最大坡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40±0.48)vs(0.9±0.28),P=0.001.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男性患者运动心电图恢复曲线最大坡度显著增加.平板运动试验可能提供一种恢复性质无创检测手段.
推荐文章
中年女性不同运动耐量试验QT间期恢复性质的比较
运动试验
心电描记术
运动耐量
中年人(45~46)
妇女
动态心电图QTc间期对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发作的预测价值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QTc间期
预测价值
心电图Tp e间期和Tp e/QT比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心电图
Tp e间期
Tp e/QT比值
影响因素
小剂量红霉素对幼兔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
幼兔
红霉素
注射
QT间期延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缺血和非缺血男性心电图QT间期恢复性质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电图学 电生理学 运动 恢复理论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8-3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
字数 44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08.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184 919 15.0 21.0
2 陈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135 930 17.0 24.0
3 周纪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6 124 7.0 9.0
4 杨剑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8 192 7.0 12.0
5 江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86 1979 21.0 29.0
6 赵冬冬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23 9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电图学
电生理学
运动
恢复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双月刊
1007-6638
11-3859/R
大16开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82-883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6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