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很多疾病的根源不外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所谓内因即为基因遗传因素,而外因却是环境因素,即环境曝露。环境曝露是指化学品、感染源、食物和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人越来越频繁地曝露于各种威胁和污染,如手机的使用,污染的水土,污染的空气,进而各种食物的污染。人类对于基因遗传病学的研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对环境曝露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然而,环境健康科学家认为,基因无法改变,但却能对饮食、水、空气等因素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如可采用评估监测手段,包括基于激光的工业排放传感器、放射量测定器、测定活度的加速器等,这还远远不够,还有待于不断地研究创新,为人类健康服务。
推荐文章
焊接作业环境电磁曝露的研究与进展
电磁场
曝露
焊接过程
空调环境与感染性疾病
空调环境
感染性疾病
改善措施
环境与心身疾病
环境
心身疾病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境曝露与疾病
来源期刊 污染防治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环境因素 疾病 人类健康 遗传因素 生活习惯 环境健康 监测手段 测定器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
页数 1页 分类号 X3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境因素
疾病
人类健康
遗传因素
生活习惯
环境健康
监测手段
测定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污染防治技术
双月刊
大16开
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4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40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