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梳理和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四类儿童形象,即工业文明中的儿童,残缺家庭中的儿童,荒原中孤独的儿童以及嬉戏中成长的儿童,揭示了这些儿童形象所蕴含的文化、伦理内涵.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不良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情感能力的衰退,精神荒原中的孤独感;对儿童而言,一个健全而充满关爱的家庭是何等的重要,在残缺而冷漠的家庭中子女只能在阴影中畸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儿童群像解读
来源期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儿童形象 伦理 现代工业文明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与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7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I106.8
字数 5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51.2008.06.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庆机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15 156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罗伯特·弗罗斯特
儿童形象
伦理
现代工业文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3851
33-1338/T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4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