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研究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进行分析后,将化石能源地定义被修订为"吸收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森林和草原".然后,基于净生态系统生产量(NEP)--植被体内碳净累积量计算了全球森林及草原对温室气体的平均吸收能力.最后,结合能源热量转换和碳排放数据,重新计算了各种化石能源及电力的生态足迹.
推荐文章
河南省生态空间占用及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动态分析——基于1995-2008年数据的实证
生态足迹
化石能源足迹
生态压力
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
甘肃省化石能源碳足迹动态研究
化石能源
碳足迹
碳承载力
甘肃省
基于生态足迹的港口生态承载力模型
生态足迹
港口生态承载力
模型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的福州市能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化石能源地
净初级生产力
福州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碳循环的化石能源及电力生态足迹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生态足迹 碳循环 电力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9-1735
页数 7页 分类号 Q1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8.04.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安焱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554 11.0 23.0
2 林凯荣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43 561 12.0 23.0
3 谢鸿宇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501 9.0 22.0
7 陈贤生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 22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8)
同被引文献  (761)
二级引证文献  (1897)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6)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53)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2(125)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104)
2013(189)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170)
2014(218)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199)
2015(259)
  • 引证文献(25)
  • 二级引证文献(234)
2016(332)
  • 引证文献(27)
  • 二级引证文献(305)
2017(293)
  • 引证文献(23)
  • 二级引证文献(270)
2018(244)
  • 引证文献(26)
  • 二级引证文献(218)
2019(276)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258)
2020(10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石能源
生态足迹
碳循环
电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