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英国批评家约翰·凯利<艺术有什么用?>一书讨论了艺术品的定义、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孰优孰劣、艺术能否改善人类等重大问题.凯利认为,对艺术品的定义是完全主观的,你认为某物是艺术品,它就是艺术品.大众艺术表达的情感远比高雅艺术表达的情感更广泛、更持久、更符合人类的普遍需要,因此它比高雅艺术更优越.对高雅艺术的追捧背后隐藏着阶级偏见和特权思想.艺术品具有净化心灵、完善道德、协调人类关系的功能的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凯利对艺术的"污名化"论断对经典艺术理论构成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凯利提出的艺术问题,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艺术理论,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推荐文章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后现代艺术
消费社会
后现代艺术
技术复制
精神分裂
时尚
景观设计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启迪
景观
后现代主义艺术
思想
形式
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价值探微
艺术价值
后现代
社会价值
审美价值
浅谈批评孩子的艺术
引导型批评
冷静型批评
激励型批评
多样型批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艺术功用的后现代诠释——约翰·凯利《艺术有什么用?》批评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艺术品 后现代 高雅艺术 大众艺术 污名化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书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6
页数 8页 分类号 I561
字数 105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5529.2008.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65 527 11.0 22.0
2 谢江南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14 50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艺术品
后现代
高雅艺术
大众艺术
污名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