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苦参汤不同配伍和提取溶剂对11种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三叶豆紫檀苷和苦参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苦参汤不同配伍和不同溶剂提取物11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不同条件下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结果: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大于或相似于苦参、黄芩二药配伍,远高于苦参、生地黄二药或黄芩、生地黄二药配伍及相应单味药.结论: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苦参汤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其中以苦参、黄芩二药配伍,黄芩黄酮和苦参生物碱溶出率增加最为明显.
推荐文章
枇杷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枇杷
总黄酮
总酚酸
总三萜酸
抗氧化活性
桃仁与红花配伍对药材成分溶出的影响
桃仁
红花
配伍
苦杏仁苷
羟基红花黄色素A
不同产地杜仲生长特性及叶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与动态变化
杜仲叶
产地
生长特性
桃叶珊瑚苷
绿原酸
总黄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参汤不同配伍和提取溶剂对11种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苦参汤 配伍 黄酮 生物碱 溶出率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成分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4-5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2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08.04.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任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00 3403 30.0 45.0
2 刘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23 2960 29.0 4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参汤
配伍
黄酮
生物碱
溶出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