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柴胡汤,作为六经主方之一、和法的典型代表,其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似已远远超过一般方剂,加之其配伍之巧妙、功效之奇特,更增添了其临证化裁的用途,然而,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治与功效,却一直疑惑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下疑问:(1)其所主的少阳之半,实质何在?(2)少阳病与柴胡证的关系究竟如何?(3)在柴胡证中胆与三焦的地位如何?(4)小柴胡汤和解的实际意义为何?(5)其主治少阳与泛治他病的的统一性何在?(6)如何驾驭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经旨?本着理论指导实践、辨证结合论治的要求,试对这些古今争议较多的问题,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沟通,进而提出了统一证治的若干基本观点,为中医经典证治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推荐文章
小柴胡汤证治初探
小柴胡汤
主症
机理
适应证
用法
疑似证
禁忌
现代应用
小柴胡汤证识未了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柴胡汤证虚实辨析
小柴胡汤证
虚实夹杂证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柴胡汤证探析
方证
小柴胡汤证
医案
解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柴胡汤证治分类解惑论
来源期刊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证治分类 少阳病 三焦病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22.16
字数 13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31.2008.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光荣 54 175 7.0 11.0
2 黄利兴 50 209 7.0 13.0
3 刘英锋 88 300 9.0 13.0
4 占玮 11 2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柴胡汤
证治分类
少阳病
三焦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785
36-1331/R
大16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44-7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