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定量金相法研究了Cr-W-Mo-V中合金高碳钢的预处理工艺对碳化物转变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退火组织具有多种碳化物,诸如M3C、M23C6、M7C3、M6C、MC.在820~860 ℃退火的碳化物形貌与退火前状态有很大关系,存在分散的颗粒状碳化物和层状分布的短棒状碳化物,还有层状珠光体组织;在800 ℃加热保温于680~720 ℃等温退火可获得均匀球化组织.不同预处理工艺的碳化物形貌与碳化物转变有关,其变化规律可用相平衡热力学计算来解释.
推荐文章
Co对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高温性能的影响
Co含量
多元碳化物
高温耐磨性
复合熔覆层
药芯焊丝
高W型Ni基高温合金M963中碳化物研究
M963合金
熔体处理
碳化物
形态
分布
M2/FeV机械合金化及烧结过程中的碳化物形态转变
粉末高速钢
机械合金化
σ-FeV
碳化物
固溶
脱溶
高温固溶热处理对HIP态FGH96合金中碳化物影响规律的体视学研究
粉末高温合金
高温固溶热处理
碳化物
定量表征
体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多元中合金高碳钢的预处理工艺对碳化物转变及形貌的影响
来源期刊 金属热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合金钢 退火 碳化物转变 碳化物形貌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56.21
字数 24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永庆 大连海事大学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 58 353 9.0 16.0
2 张占平 大连海事大学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 41 199 7.0 11.0
3 戴玉梅 沈阳大学理学院 22 70 5.0 7.0
4 张洋 大连海事大学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 17 87 5.0 9.0
5 于涛 大连海事大学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 7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合金钢
退火
碳化物转变
碳化物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热处理
月刊
0254-6051
11-1860/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2-82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3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5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