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L-丙交酯中残留乳酸含量的分析有助于对丙交酯的纯度及后期应用的质量进行控制. 在GB 2023-2003中利用强酸返滴定法可测定乳酸的含量,但不适用于测定丙交酯的含量. 采用文献报道的甲醇钠非水滴定法测定的乳酸酸值低于实际值,偏差较大. 经对强酸返滴定法和甲醇钠非水滴定法的比较,确定了该偏差值为一恒定值,以此作为校正系数(P=1.228),通过"滴定-校正法"可以较方便准确的获得粗品L-丙交酯中的乳酸含量,从而获得重结晶过程对聚合级丙交酯纯化的质量控制. 应用结果表明,随重结晶次数的增加,纯化晶体和滤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降低,当重结晶第3次后乳酸含量保持不变;当ω(乳酸)<1.0%时,丙交酯可达到聚合纯度的要求;当ω(乳酸)<0.4%时,聚合获得的聚乳酸分子量可达3×105.
推荐文章
L-丙交酯催化合成聚L-乳酸
聚L-乳酸
L-丙交酯
聚合
辛酸亚锡
表征
D,L-丙交酯的合成与纯化
D,L-乳酸
D,L-丙交酯
聚乳酸
合成
纯化
用厨房垃圾的乳酸发酵液合成丙交酯的研究
厨房垃圾
乳酸发酵
丙交酯
电渗析
L-丙交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L-丙交酯
制备
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丙交酯中乳酸含量的分析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L-丙交酯 乳酸 乳酸含量 滴定-校正法 乙醇钠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4-11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6.3
字数 18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8.09.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荣卿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76 750 16.0 23.0
2 刘晓宁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82 881 17.0 25.0
3 刘迎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8 59 4.0 7.0
4 万元松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4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丙交酯
乳酸
乳酸含量
滴定-校正法
乙醇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