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聚铝碳硅烷和聚碳硅烷共混制备含铝碳化硅的先驱体,并与直接合成得到的聚铝碳硅烷进行了比较.元素分析表明,共混法能够有效控制聚铝碳硅烷中的铝含量,且共混聚铝碳硅烷先驱体Si-H键含量更高.流变性能研究表明,共混获得的聚铝碳硅烷先驱体黏流活化能从255 kJ/mol降至200 kJ/mol,先驱体的可纺性提高,所以原纤维的平均直径从19 μm降至12 μm.预氧化后聚铝碳硅烷原纤维经1800℃一步烧成可得到致密的SiC(Al)纤维;XRD研究表明,纤维中的铝起到抑制碳化硅晶粒长大的作用.
推荐文章
聚碳硅烷纤维的不熔化与SiC纤维制备研究
聚碳硅烷
高压
不熔化
SiC纤维
液态聚硅烷高压合成聚碳硅烷先驱体的组成与结构表征
液态聚硅烷
高压
聚碳硅烷
组成
结构
异型截面聚碳硅烷纤维的制备
聚碳硅烷
熔融纺丝
异型截面纤维
聚锆碳烷/聚碳硅烷杂化先驱体 转化制备ZrC-SiC复相陶瓷
聚锆碳烷
聚碳硅烷
协同转化
ZrC-SiC
复相陶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铝硅烷与聚碳硅烷共混先驱体制备SiC(Al)纤维
来源期刊 高分子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铝碳硅烷 SiC纤维 共混 耐高温 细直径纤维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1-837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
字数 53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304.2008.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效东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00 989 16.0 24.0
2 王海哲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4 41 3.0 4.0
3 郑春满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37 249 8.0 13.0
4 赵大方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8 256 8.0 15.0
5 胡天娇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9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铝碳硅烷
SiC纤维
共混
耐高温
细直径纤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学报
月刊
1000-3304
11-1857/O6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北京2709信箱)
2-49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76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