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富有机质沉积岩进行了初步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冀北-辽西沉积盆沉积有机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代表白垩系早期沉积的滦平盆地大北沟组有机质丰度低,这不仅显示其所代表的沉积相带不利于有机质的聚集,也反映了当时生物不够繁盛,大店子组时期沉积相带发生了变化,有机质类型随着发生了变化,丰度有所增高,但总体上显示环境条件不利于生物的发育和繁盛.到了桥头组和义县组沉积岩有机质丰度大幅升高,表明生物界非常繁盛,古气候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大量生成和堆积,总体上反映了温湿的气候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较为频繁或交替性寒冷气候波动,具体的古气候环境状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滇西永平盆地上新世古气候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古气候
沉积环境
上新世
永平盆地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中始新世-早中新世沉积物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浅析
柴达木盆地
中始新世-早中新世
粘土矿物
古气候
伊利石结晶度
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过渡相页岩
有机质
沉积环境
控制因素
龙潭组
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白垩纪之交期的孢粉植物群演替与古气候变化
侏罗—白垩纪
孢粉植物群演替
古气候变化
冀北—辽西地区
中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冀北—辽西早白垩世沉积有机质特征与古气候环境演变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冀北-辽西早白垩系 沉积有机质 饱和烃组成分布 古气候环境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
字数 3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8.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成善 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99 1506 21.0 33.0
2 李洪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177 7.0 11.0
6 邹艳荣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1 361 10.0 18.0
7 宋之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6 727 14.0 25.0
8 季强 52 512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39)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冀北-辽西早白垩系
沉积有机质
饱和烃组成分布
古气候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